提稳菜篮,需用好两只“手”

保持菜价稳定在合理水平,是一道考验管理者智慧的民生必答题。积极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降低农产品储藏、流通成本,引入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推动“农超对接”,让百姓的“菜篮子”更丰富实惠。

绿化祖国人人尽责 美丽中国是大民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4月5日新华社)  4月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两个“陷阱”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外舆论对中国能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一直争论不休。

奏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华彩乐章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陈新光:中国经济迎来企稳筑底、市场回暖的春天

2016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3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回升,向世人们透出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筑底、市场回暖的积极信号。

理性看待主权信用评级

继穆迪之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日前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虽然两家机构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只是调整评级展望,但还是引起不少关注。那么,如何看待两家机构的评级?

慎海雄:以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构想。2016年3月16日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力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措施周密详实。

【治国理政地方谈】“三同” 促城乡协调发展上台阶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治国理政地方谈】深度融合重庆要走好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治国理政地方谈】申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如何根治?

只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重拳出击、坚持不懈,才能彻底根除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频发的顽疾,显著提高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的文明程度,进而改善道路交通的秩序。只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重拳出击、坚持不懈,才能彻底根除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频发的顽疾,显著提高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的文明程度,进而改善道路交通的秩序。

【治国理政地方谈】挺起燕赵精气神——河北向浙江学习什么

日前,河北省党政代表团前往浙江省,学习他们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商两地深化合作之大计。

钧正平:整肃纲纪 固我长城

“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纪纲废弛,危亡之祸”,这是老祖宗的忠告,也是治国治军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这支胸怀强军梦想、矢志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整肃纲纪、刮骨疗毒是必经的淬火阵痛。

中国为人类核安全聚共识增信心消忧虑

“核安全没有止境,也没有捷径。中方期待同各方探讨如何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筑牢我们的核安全防线。”习近平主席在本届峰会上提出4项主张,着眼当前,放眼未来:强化政治投入,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强化国家责任,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强化国际合作,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强化核安全文化,营造共建共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