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倡导担当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倡导担当精神,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新形势下,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不能丢掉敢于担当的政治本色。能力强了,本领大了,必然会增加担当勇气、增强担当效果,使我们党的担当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为信托安全托底(政策解读)

在管理资产规模上,我国信托行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金融子行业。“实际上,相关部门并没有对风险项目实施‘刚性兑付’的规定,是信托公司担心风险事件会对整体业务产生不利影响,而形成的行业隐性‘刚性兑付’。如果作为卖者的信托公司已经履职尽责,出现的风险就要由投资者自己承担。

国平:托底民生成为新常态下压仓石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三个“更加”表明中央做好民生工作的决心,意义非凡。中国经济要在新常态下稳定前行,离不开基本民生保障做后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巨轮既遭遇过风平浪静,也见识过惊涛骇浪,之所以能够劈波斩浪、波澜不惊依靠正是民生压舱石不可替代的托底作用。

政府权力清单的“减法”与“加法”

近来,一场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和社会的“加法”改革运动在各地兴起。这也许是一种“加法”,但这样能建构法治政府,增加政府治理绩效,实现依法治国,激活市场和社会活力,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南京之殇化成世界之戒

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国家档案局公布了最新资料片《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只有坚持公开真实的历史,深入检讨罪恶的成因,热爱和平的人们,才能反击仍然抱守军国主义死灰的危险思潮,警示这个仍有战火和暴行发生的世界。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收监罪犯,更要“收监”司法潜规则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 最高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发现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线索508件,立案查处相关职务犯罪案件116件129人。

遏制“突击花钱”需织密制度“笼子”

年底“突击花钱”与制度规定存在着密切关联,也必须从制度着眼寻求破解之道。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地方的预算编制不够细化,不少项目拿到财政资金之后才开始做准备。

国之祭,民之愿!

12月11日,枣庄市红旗小学的学生在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为迎接首个国家公祭日,12月1日起,20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在纪念馆冥思厅与“哭墙”前举行家祭仪式。

提高按经济规律治理经济的能力

习近平同志7月8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学好政治经济学,不断探索、把握、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我们的经济治理就会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无道德 不新闻

新闻道德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工作持续推进,在接受投诉举报、开展新闻评议、进行案件查处、案例通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对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和治理新闻界突出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身

[视频]【创新驱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身

对外开放进入双轮驱动新阶段

[视频]【年终经济专稿】对外开放进入双轮驱动新阶段

抓住联系群众的时代触点

一些干部感叹如今群众工作不好做,感觉“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能用”,说到底是没找到群众工作的时代触点、跟不上群众路线的时代节拍。只有摸着时代触点前进,建设一个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党,才能为作风建设、为国家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力。

搞好“回头看” 筑牢“防风墙”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正风肃纪,切不可活动结束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让作风顽症故态萌发、反复发作。确保改作风不是“一阵风”,关键是要筑牢防止“四风”兴风作浪和伺机反弹的“防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