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时评:为发展营造公平有序法治环境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营造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深刻揭示出法治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个关键词帮你读懂立法法修正案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

地方立法权“扩容”焦点四问:如何防止滥权?

现行立法法规定,享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包括三类:“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总共49个。作为此前49个“尝鲜”地方立法权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合肥市政府已制定规章68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45件。

修改立法法 亮点都在哪

3月8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如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殊事项授权在部分地方暂停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张鹏: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新亮点梳理

政府权力的进一步简化,进一步下放,进一步清理不必要的管制,为每一个社会经济构成单位、每一个人都创造更加好的生产和生活发展局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总体的要求:我们既要全力保持经济在合理的区间运行,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春风习习(四):习大大懂民心 别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传说"

习大大的两会足迹拼图中,今天又新添一块——广西团。比如今天在会场:  习近平:“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把教育抓好,不要出现代际贫困,贫困人口的孩子还是贫困的。”   看真贫、不要看盆景,这个话习大大多次讲到,这是他思考最多的,是全面小康目标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两会“新词新说”:“互联网+”让中国经济更多彩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

“四个全面”是大思路、大手笔、大智慧

“四个全面”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它是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觉性、创造性的完美结合,是在把握客观规律基础上做出的主动战略抉择。

代表委员热议“三严三实”提出一周年

代表委员热议“三严三实”提出一周年  在今年两会上,“三严三实”仍为代表委员们争相议论的热词。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书写法治中国新篇章:代表委员畅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云南省侨联主席李嵘委员说:“想让公民信赖政府,重要的是政府首先要奉公守法。”  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李修松委员说:“要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国平:权力任性靠什么束缚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应当承认,有相当一部分掌握公权力的人,对权力有一种敬畏心,懂得权力的魔性,因而能够恪守权力的边界,始终做到谨慎秉公用权。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