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既是投入牌,更是红利产出牌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个释放人口后续红利、消费红利、社会红利的大礼包。打赢脱贫攻坚战也将创造大量消费红利,对于现阶段化解过剩产能和去库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6全国两会契合民意的“十大看点”

以笔者之见,其中主要有“十大看点”:  一是百姓期盼“共同富裕,摆脱贫穷”;报告回应:“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十是群众期盼“强军兴军,固我长城”;报告回应: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聆听春天交响曲

3月11日,人大广东代表团在驻地举行代表小组会议,代表们为科技创新积极建言献策,会议发言十分开放,始终在一片活跃的气氛中进行。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聚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提出了不少议案提案。

人民网评:“中国号”驶入奋战“十三五”新航程

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慈善法》、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十三五”的蓝图已经擘画,新一年的改革任务已经谋定,只要沿着既定方向、按照大会部署,以“钉钉子”的精神,啃下“硬骨头”,攻下“险滩”,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必将在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上谱写新篇章、铸就新辉煌。

总理记者会释放“中国红利”饱含“民本情怀”

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总之,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的“好声音”,鼓舞人心,温暖民心,提振信心,必然会让百姓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有更充分的获得感、幸福感。

“两会”记者手记:一个全媒体记者的采访姿势

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炎良(右)与法新社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门口拍摄。由于上会名额有限,我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图片、文字、视频“一勺烩”,但“两会”报道,少不了中青网小伙伴们的群策群力。

七位常委到“团组”,释放中国信心、为改革者撑腰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两会期间,七位常委举纲张目,擘画有道,与代表委员共同探讨,如何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

座位更多、增设大屏、WIFI更快 总理记者会现场三变化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早早赶到金色大厅占据有利地形的记者们惊喜地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总理记者会现场有三大变化。

“最尖锐”总理记者会透露出什么特大信号?

总之,形势确实严峻,威胁确实很多,但李克强总理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中国的“弹药”充足,针对性强,能够应对这些威胁。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及美国总统大选一些候选人的关切,克强总理提到,现在美国正在举行大选,“很热闹,吸引眼球”。

“有态度”的发布更有含金量(人民时评)

不管是代表委员谈看法、提建议,还是部长们解热点、释政策,两会上的新闻发布会,可谓热点频现、看点十足。越敏感越复杂就越该说清楚,阐述政策,解疑释惑,这样的发声才更有含金量,这样的声音才是“两会好声音”。

手记:我和经济学泰斗的三次“邂逅”

3月3日下午,人民大会堂迎来了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开幕式。”时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的杜鹰委员话音刚落,厉以宁先生就举起手来:“我来说两句。”  厉以宁说:“关于农村的扶贫问题,我去年在几个省调研……‘旧习惯不改,很难真正脱贫’。

肖亚庆的“硬仗”:去产能攻坚战下的国企改革平衡术

“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   一边是亟待处理的“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一边是国有企业庞大的员工基数和就业需求,如何在去产能的浪潮下处理好人员分流问题引起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