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再出发”:要产出思想,也要国际发声

6月26日—27日,“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将亮相北京。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数百名智库代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将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的新路径”这一主题交流探讨,激扬智慧。

向宪法宣誓,怎么宣?宣什么?

2015年6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回应了这一呼声。这也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具体落实措施。

认识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根据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擘划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形成并提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这个根本执政规律,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化对党执政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规律性认识。

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开幕

(记者温宪、王如君、李博雅、陈丽丹)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2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洁篪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出席联合开幕式并分别致辞,美国副总统拜登出席并致辞。

中俄媒体共谱友好合作之歌

6月25日,中俄媒体论坛在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市隆重举行。为配合中俄共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俄罗斯《真理报》特地约请本报记者为其撰写了题为《中国兄弟铭记苏联贡献》的文章。在中俄媒体交流年框架内,双方将共同努力,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服务,共谱中俄媒体友好合作之歌。

刘奇葆将出席中俄媒体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中俄媒体论坛将于6月2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将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近年来,中俄媒体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访”的底线是法,而非产业链

信访沦为“闹访”,舆论压力成为兑现的工具,司法成为被要挟勒索的对象。司法当有底气与能力将访民中的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而对于蛰伏在访民中的“职业选手”,恐怕也当悬崖勒马,以此为戒!

[正义网]律师参与聚众滋事值得警惕

经公安机关查明,这是一起受当事人的关系人委托,为制造影响向法院施压,由律师、“访民”、“访民经纪人”和中间人相互勾连、精心组织策划的聚众滋事案件。其二,律师参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让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以为有了法律的支撑就可以有恃无恐,助长了部分违法者侥幸心理和嚣张气焰。

违犯法律的“维权”必受严惩

这两天,“翟岩民、刘建军被拘案”引发公众热议。警方查实,翟岩民、刘建军等人背后隐藏着一个以“上访”、“维权”为名,行制造影响、施压有关部门之实的违法犯罪链条。案件真相查明,一些所谓的“政府打压维权律师”、“政府压制访民上访”等谣言不攻自破。

美国网友如何反思“西方像极了当年的清朝”

《纽约时报》网站近日刊登了一篇张维为的专访,一句“西方像极了当年的清朝”让各方热议。张维为在专访中说,有必要唤醒一下西方:学会客观地看待中国并了解大部分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

竹立家:用“四个全面”统领发展全局

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三中、四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全面提速,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理论日臻成熟。总之,“四个全面”的提出,既是社会主义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大纲,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转型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

让百姓普获实惠(简政放权“对账单”①)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收费清理改革,作为新一届政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备受社会关注。

“中国是二战胜利中坚力量”(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抗战)

“在有关二战的历史中,中国作为战胜国的贡献并没有被全面地展现出来。乔泽坦斯认为,中国对同盟国赢得二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乔泽坦斯看来,中国在二战中的巨大作用被轻视乃至忽视,主要是因为西方中心主义作祟。

党委班子成员要善于“补台”

习主席指出,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对党委班子成员而言,“补台”并不是毫无主见的盲从,也不是相互“遮短”掩盖缺点问题,更不是毫无原则的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