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中波友谊航船鼓荡扬帆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波兰的国事访问,可谓繁忙而务实、紧张而高效。从哥白尼到居里夫人再到肖邦,波兰给中国人民早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两国交往也源远流长。倘若把中波友谊比作航船,则互利共赢为航道,方向则是中波关系、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欧关系的美好未来。

增强核心意识 确保集中统一

团结就是力量,核心就是灵魂。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党中央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关键在全党的集中统一、共同奋斗。

增强大局意识 推进事业发展

“善战者谋其势而利导之”。置身世界快速变化、中国深刻变革的洪流之中,广大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站位和视野来认识形势、采取行动,决定具体工作成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专家谈】中波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

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沙同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这次访问,对国际社会认识“一带一路”建设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也有助于中国和所在地区的全面合作。(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波兰,习近平,战略合作,一带一路

【大家谈】中波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三重利好

两国元首还共同出席了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和丝路国际论坛暨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 2011年中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高层互动频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方高层互访达31次。

【大家谈】习近平主席为何“三月两访”中东欧国家?

当地时间6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了对塞尔维亚的国事访问后乘机抵达华沙,开始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年内两次访问中东欧国家,将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全面提升。

【习主席出访老外谈】欧盟应看到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积极意义

自欧洲债务危机以来,中国在欧洲的角色展开了新维度。总之,“16 1”模式是中国战略和中欧关系的有力补充,它既不会取代《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也不会影响塞尔维亚等国的“入欧”进程,更不会破坏欧盟的凝聚力。(编译:郭翊明)  (作者乔治 佐戈普鲁斯系法国尼斯欧洲研究所讲师,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冲绳人的愤怒能赶跑美军吗?

月19日,冲绳6.5万民众举行示威集会,要求美军撤出冲绳军事基地,声讨美军人员强暴日本妇女并将其杀害的罪行。可以说,冲绳人对美军的愤怒由来已久

平 言:中国是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基于国内外两方面的信息,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的运行态势,不仅有助于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而且还将发挥全球经济“稳定器”的重要作用。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中国经济下一阶段依然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开启中波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

波兰是习近平主席此次欧亚之行的第二站,也是时隔12年后中国国家元首再次往访。”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波兰,对深化双边关系,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促进中欧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