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平常心、进取心、自信心成为中国人精神的新常态时,这一束精神之光就会照亮我们脚下的探索之路,幸福就会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新常态 过去一年,有一个词很热:新常态。当平常心、进取心、自信心成为中国人精神的新常态时,这一束精神之光就会照亮我们脚下的探索之路,幸福就会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哲学基础进行了阐述。总之,依宪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先决条件。
对乡愁要有一个恰当的理解,就必须放在中国文化的家国情怀中来看,中国文化中家、乡、国三者是一体相通的。片子里面讲中国农耕文化,很强调它是一种“耕读文化”,至少一千多年以来“耕读传家”是我们村落文化里面共有的传统。
“左联:新常态四个全面,右联:老传统一心为民,横批:明天更好。”这副春联是一名网友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有感抒发之作,以平实真诚的语言表明“四个全面”深入人心。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关于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的新闻报道,其中有两个说法非常有意思:一个是“获得感”,一个是“以施工图方式”。 “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硬招实招”,这些词再次彰显了中央对关键之年深化改革的着重点,就是要真刀真枪,就是要一个个啃“硬骨头”,一个个解决问题。
连日来,“四个全面”引起全党全社会的强烈关注,成为门户网站、客户端的头条议题,外电外媒纷纷聚焦解读。这两年来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国外访问,精心谋划的正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思考的正是“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
乙未新春刚过,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论述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让全国人民感觉到中国梦的具体而现实,中国梦不再遥远,不再虚幻,更加具体而现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中国社会发展达到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宽度和长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年伊始,“四个全面”战略走向前台,其立足现实、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实践意义和远见卓识将全面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代表委员热议“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宏阔明晰的战略布局浮出水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者协调共进,推动全新征程。
这批教材共13本,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52家单位、300余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参与编写。(作者李小三 系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局长、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截至今年1月15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的累计发行量达到317.6万册,中国领导人的这部政论文集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记者了解到,2014年10月初,外文出版社在法兰克福书展举行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多语种全球首发式。
中国又将进入“两会时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的全国两会受到更多关注,也承载着更高期待。面对这些发展难点、改革焦点,代表委员积极履职、直面问题,建务实之言、献睿智之策,两会就会开得更有效率更富成果。
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要改革措施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有利于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就坚定不移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