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6年杭州G20峰会主题“4个I”各有深意

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下届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在杭州举行,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包容”是指包容性增长,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球,促进公平公正,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青平:中国智慧,为亚太责任共同体注入新内涵

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向亚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特别是为促进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新倡议新设想。当信任和友谊生根发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亚太责任共同体必将叶茂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余南平:中国智慧引领国际新秩序不断向前

——解读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两个阶段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  余南平:这“四点建议”其实跟我国“十三五规划”本身提出的中国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发展是外有呼应的。

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这反映了中国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存在积弊的深刻思考,为二十国集团对症下药、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开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良方奠定了基础。激活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则又必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升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力。

凝聚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共识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当前世界经济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作为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峰会是讨论全球经济政策的重要平台,理应凝聚应对世界经济难题的共识,进而形成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构建大周边外交战略格局特约

李大光 国防大学教授  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赴土耳其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之后将赴飞往菲律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经济转型是全球经济复苏与再平衡的关键特约

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由欧美国家或者由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造成的,而充分体现在每一个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的经济结构当中。全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贸易需求出现了迅速的下滑,全球贸易与各国的经济增长均陷入到低迷当中,中国经济与贸易的减速也只是全球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四君子汤”标本兼治——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中国智慧

“一个基本判断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这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对世界经济大势的敏锐洞察。

国平:挥别安塔利亚 共赴杭州之约

“中国将于明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明年9月,我将在西湖之畔欢迎各位。”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土耳其安塔利亚阐述中国主办2016年峰会的总体思路和设想,为重振世界经济提出中国方略,向世界发出了共赴杭州之约的邀请。

“中国力量”助亚太成就梦想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1月18日至19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据悉,习近平主席将再次与APEC其他成员领导人面对面共商亚太发展前景,促进合作共赢,推动亚太经济体进一步深化面向未来的伙伴关系。

“十三五”热点大家谈: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时与势总体有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说到“势”,与“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就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在改变着这个“势”。

“四个全面”为“十三五”发展布局导航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其它三个全面得以实现的政治保障,它在《建议》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全面小康新目标新在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即致力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新华网评:为什么必须坚持“六大原则”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大局、坚持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