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创新发展中,加快推进信息化创新发展,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网络强国建设,无疑是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牛鼻子”。要以创新公共服务、信息化扶贫为重要途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信息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11月6日晚,文化部组织复排的《白毛女》(舞台剧)在延安首演成功,一如七十年前在延安公演时一样,创作团队和演员们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抓住这个重点、难点,补齐农村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1998年,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在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投资、金融、外贸体制进行了改革;同时撤并了一些部门,大幅度压缩了编制。2008年,中国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实行大部制改革,将原来分工比较细的部门,合并为大部委。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引领我国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为中国百姓勾画出未来五年的生活图景。接下来九天,我将从五大发展理念为大家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明天将带来的是:创新发展活水来。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于11月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增进交流的不仅是在校就读的学生,还有很多已经就业,或是萌生了创业想法的两岸青年。
朋友圈在刷屏,网友在热议,国内外舆论在高度关注。“历史性突破”“载入史册”“带入了新局面”成为传播热词。这是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以来的舆论效应。其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意见成为人们关切议论的核心议题。
两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演讲——开创性地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和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从此,“一带一路”战略倡议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日益深入人心。
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第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第四,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和平发展是主题,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根本,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
今天的南方媒体再次以强大的版面语言,浓墨重彩地突出报道“习马会” 。在该报三版、四版刊发的《粤台同胞亲情书之不尽》《羊城晚报特派记者探营“习马会”会场》等,均为羊城晚报独家策划报道。
两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演讲——开创性地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和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山水相连、理念契合、对接发展、面向未来——习主席的演讲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走来,深刻全面阐述开创中国-东盟合作新未来的构想。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7号)下午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7号)下午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扫描二维码,关注图解新闻微信公号
十年前的“胡连会”,让台湾同胞开始正视大陆的影响力;2008年的奥运会,让台湾同胞看到大陆的经济实力;2015年的“习马会”,则是让台湾同胞看到大陆的包容和开放。通过“习马会”,大陆主动释放诚意,给台湾同胞和世界展示了开放的大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