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拉美梦

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第六次会晤,并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四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曾多次表达“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拉双方要勇于追梦,共同圆梦”。而在今天,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拉双方将再次携手共商发展大计。

中国拉美心相连梦相通

作为2015年中国的首场“主场外交”—— 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新的一年里我国外交的第一次重大行动,真可谓“开门见喜”。

三大理念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主调--专访冬奥申委

北京冬奥申委副主席张建东通过解释报告的性质,描绘了这一“非常重要的时刻”。王安顺说:“北京提出的三大理念与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方向完全契合、高度一致,这也体现在了《申办报告》里。

“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通过实践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将深入基层采风创作,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表现内容,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2015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到福建古田,为老区人民奉献了一场主题为“2015我们的中国梦”的精彩演出。

省会“一把手”当净化“朋友圈”

中央纪委宣布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接受组织调查后,媒体统计发现,十八大以来,已有六名省会城市党委“一把手”落马。权力、前途和“朋友圈”,构成了一些省会城市“一把手”贪腐格局的“铁三角”。

好的作品或出格,但绝不是低品格

好的作品,对受众人格的心灵滋养、对传播平台的网络空间、乃至对时代风尚的精神标杆,都该是一种健康的引领。好的作品,是通过人物故事提升了受众的人格力量、通过画面传达提升了受众的美感认知,是通过艺术高度优化了网络空间的作品标准、通过思想深度优化了网络空间的精神风尚。

国平:新常态应有好状态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新常态对发展提出的要求相比,一些地方、部门的干部还不太在状态。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好时代,新常态更是想干事人的舞台、肯干事人的平台。

“中拉时间”蓄势而发

沃土之上,中拉友好合作的种子生根发芽,孕育盎然生机。”习近平主席去年7月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的主旨讲话音犹在耳,“中拉时间”蓄势而发。拉美学界认为,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拉美发展的“机遇的十年”,中国梦与拉美梦相互联通,相得益彰。

法行社会,依法治国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以“法治”强中国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978年,发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内容,中国开始了依法治国的历史性进程,由人治转为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开始。

中拉论坛将开辟中拉友好合作新纪元

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将于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拉共体论坛机制正式启动,实现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的全覆盖。这是2015年中国外交史上一件大事,尤其是以首场“主场外交”登场亮相,受到世界各国舆论密切关注,格外引人注目。

让价格改革激发社会活力(评论员观察)

价格改革并非“一放了之”,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加强监管创新,管得更科学、更到位、更有效  一夜之间,生活就会迎来改变。把该放的坚决放掉,把该管的坚决管好,那么价格改革等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就会为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人民日报:领导干部莫在群众面前“抖派”

春秋时期,鲁国上卿大夫季文子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却“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  在仲孙它看来,为官当有“派头”,而季文子没有;这种派头,就是美妾良马、家财万贯、锦衣玉食、前呼后拥。

从人民中汲取改革智慧——四论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

有人说,“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在新起点上乘势前行,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热情充分涌流,则何事不成、何功不立?

《纽约时报》为何选择性失聪?

《纽约时报》被认为是美国严肃媒体的代表,与那些花花草草的小报不同,这份报纸由于风格古典高贵,被称为“灰贵妇”。然而,近年来,这位“灰贵妇”却常常选择性失聪。